對話新三板董事長:億瑪在線柯細興稱用科學方式去營銷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6-02
廈門網絡公司:充滿活力的新三板市場,躍躍欲試的新三板企業,充滿傳奇的新三板董事長,為多形式呈現新三板企業價值,挖掘企業潛力,新浪財經特推出新三板金牌董事長評選活動,選出最具魅力的新三板董事長和企業。新三板金牌董事長高端訪談欄目同步推出,本期訪談人物是億瑪在線創始人兼CEO柯細興。億瑪科技作為電商營銷方案和廣告投放的專業提供商,致力打造電商銷售平臺、精準營銷平臺、大數據管理平臺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
柯細興,億瑪在線創始人兼CEO。 2000年留法MBA畢業回國,29歲成為和訊網常務副總,2004年創立億瑪在線。12載耕耘,如今億瑪在線每年為中國電商企業帶去幾百億成交額,成長為大數據電商營銷行業領導者;12載奮斗,如今的柯細興卻仍以創業者身份自居,至今保持站立辦公的習慣,時刻提醒自己仍在路上,“創新無止境,創業有路徑”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
一.用最科學的方式決戰電商之爭
新浪財經:億瑪在線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些地方?
柯細興:公司的主要商業模式是依托目前電商銷售和精準營銷兩大業務平臺,涵蓋億起發效果聯盟、易購導購平臺和易博 DSP 三大產品線,聚焦電商以及互聯網金融、游戲、教育等泛電商客戶,以效果為導向推進廣告進階更精準、更多元。
億瑪的競爭力體現在規模、技術和服務,我們總結為3s競爭力,這也是多年來億瑪保持行業領先的三大關鍵。
規模優勢體現在媒體和客戶規模,我們現在已覆蓋了80%的網購人群,基本實現全媒體覆蓋,這也是我們這行業的門檻之一,另外客戶規模過千家,涵蓋純電商、品牌商、互聯網金融、游戲、在線教育、在線旅游、移動應用等領域。
尤其電商銷售平臺所帶來的海量數據是億瑪在線獨有的數據優勢,這也讓億瑪在線成為除阿里京東外,擁有規模巨大的第三方網絡購物數據中心。
我們也自主研發了業內領先的 NBT 算法系統、Bidding 競價引擎、廣告推薦系統和動態創意系統,有效實現了對用戶的精準估值和投放。
另外一個優勢就是我們的服務,屈指可數提供“全網精準、全網成交、全程服務”的網絡營銷服務提供商。近十年的豐富服務經驗和服務專業能力,客戶續約率高達95%。
新浪財經:電商發展越來越成熟和多元,作為主要服務電商的營銷企業來說,您觀察到電商企業的營銷需求有什么變化?
柯細興:從GMV來看,去年我們創造369.9億元GMV,2014年是293.1億元,,這個數字可以和中國TOP5電商平臺全年成交額媲美,可見電商對營銷的需求量是增長的。從我們服務的客戶來看,電商營銷訴求變化差異還是挺大的。過去,電商企業講究的是規模化、中心化以及效能化,如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
首先,純電商領域。我們通過不斷摸索、創新,創造出一系列適應新電商群體的營銷工具,并圍繞去中心化、移動化、社交化、場景化為核心要素進行改變。
其次,以團購為代表的O2O。團購非常符合移動的特點——隨時、隨身、隨性。我們認為,O2O需要結合本地生活和場景,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本地化、精準化和場景化。
另外,移動電商的發展讓很多傳統電商模式發生改變,比如最近天貓支持移動端直接嵌入交易模塊,用戶可以直接從網站到達商品,瀏覽即購買,一鍵下單。
新浪財經:您對互聯網廣告市場空間及未來發展有什么判斷?
柯細興: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企業,都是萬變不離營銷的經濟,互聯網廣告是其中最適應當下企業需求,并符合互聯網發展走勢的營銷形式。從2010年以來,到去年的這5年時間,互聯網廣告市場始終保持30%以上年增長率,最高時期達到79%,對此業界也有分析過,2018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4000億,所以說互聯網廣告的成長空間非常大。
但未來,廣告主營銷仍會有著巨大升維需求,尤其網民向移動端轉移趨勢明顯,未來PC+移動+其他數字媒體的跨屏聯動的廣告形式,將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增長點。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順勢完成了業務線調整、優化公司結構,加大移動投入布局,以滿足廣告主不斷變化的新營銷需求。
新浪財經:億瑪在線是從做PC效果廣告起家的,您如何看待移動浪潮對億瑪的機會和挑戰?
柯細興:億瑪對電商訴求理解的非常清晰,不管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訴求是不變的,一個賣貨需求,一個找準用戶需求。現在,終端變了,環境變了,使用習慣變了,用戶群變了,對于億瑪說,我們在不變的需求和變化的廣告環境之間不斷有新的產品、技術、模式的創新。從2015年的年度財務報告來看,億瑪旗下的精準營銷業務易博DSP移動份額已經超過60%,電商銷售平臺的導購返利網站易購網移動份額已經跨越70%大關。幫助廣告主、幫助電商客戶適應移動場景的變化,是挑戰也是責任。
二.掛牌新三板 有利公司長遠發展
新浪財經:確立了公司戰略升級需要借助資本平臺的目標后,為何會選擇拆解VIE,在新三板掛牌?
柯細興:VIE的缺陷是股權不明晰,境外上市主體不能控股境內資產,只能通過VIE協議控制,這樣做是有一定風險的。像億瑪這樣的公司主體業務都在中國,如果在VIE結構下在海外上市,對企業發展存在很大限制,也包括很多的風險。而現在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健發展,億瑪把資本平臺遷回國內有利于長期發展。
新三板實際上和主板一樣,是全國性股權交易市場。雖然新三板掛牌不等于上市,但是新三板提供了交易平臺,而且新三板基本上就是注冊制,掛牌過程很快。億瑪發展很快,不能等太久去排隊主板,新三板解決了時間上的限制。而且新三板以后健全了,會和主板越來越相似。
新浪財經:你是如何看待精準營銷企業目前在新三板的總體表現?
柯細興:精準營銷在去年下半年在新三板形成了獨立板塊,目前約20余家。去年下半年短期內出現集群掛牌,還是受網絡營銷大環境利好的影響,所以營銷板塊雖剛形成但就很受關注。目前,掛牌企業市值在十幾到四十億不等,但長期來看,受電商利好和國家政策影響,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三.創業12年 他仍是“在路上”的創業者
新浪財經:當初為何離開和訊選擇互聯網廣告創業?
柯細興:1999年,我留學法國MBA畢業后,留在法國本土一家網絡金融公司fimadex公司任職,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接觸互聯網金融(證券交易)和移動互聯網(WAP)的人。彼時正值國內互聯網產業的第一波高潮期。一年后,中國互聯網泡沫破滅,我卻覺得正值看清中國互聯網發展走向的好機會,因此回國,加入和訊網,半年后成為和訊網唯一的常務副總,主導和訊網之后的商業模式變革。
2003年非典無意中促成了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爆發增長,在03年底和04年初這段期間,我自己對中國互聯網產業做了一次判斷,形成了三點個人結論:1)互聯網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這意味著創業者即使不靠VC也有活下去的機會,會有很多創業者產生,可以拿自己的積蓄創業了;2)互聯網將呈現流量多元化,流量整合的市場機會顯現;3)互聯網從非中介化到再中介化,即縱向產業鏈上的玩家會越發專業和細分,產業鏈條的每一段環節都會被價值最大化,一家獨大并自己把持產業鏈上下端每個環節的現象將逐漸改變,電商開放平臺和互聯網廣告的盛行已經開始證明這一點。我認為所謂的互聯網中介平臺將向著兩個方向延伸:電商和廣告。
就是按照這個判斷和邏輯,我選擇了做廣告平臺,而且是主要給電商提供服務的廣告平臺。2004年,我帶著個人對行業的全新判斷,押上了全部家當,奮身一博。
新浪財經:您12年的創業歷程經歷過那幾個階段?
柯細興:億瑪的整個發展歷程,跟中國電商行業經歷的重要發展節點高度一致。2004年中國獨立B2C處于萌芽期,億瑪公司正式成立,首創CPS效果聯盟億起發,引領了網絡營銷從品牌到效果的轉變。
2007年億起發確立了效果聯盟王者地位,成為獨立第三方最大的網盟。2008年是獨立B2C爆發的元年,億瑪在此時機收購導購門戶易購網,形成“導購媒體+效果聯盟”的模式,直接切入C端消費群體。2012年電商開放平臺起步階段,億瑪又一次引領行業創新,創建國內首個大數精準效果營銷平臺易博DSP,基于大數據的業務創新使億瑪多年積累的電商訂單和消費行為數據得到真正價值釋放。這一年也是大數據營銷的元年。
到了2014年,電商全網生態開放,對精準和效果的訴求直接被拉高,億瑪形成了電商銷售、精準營銷、大數據管理三位一體的商業模式, 公司實現平臺化。2016年,億瑪正式走向公眾資本市場,掛牌新三板。
新浪財經:您剛剛談到的大數據精準定位營銷,現在精準到什么程度,還會有什么突破?
柯細興:定位到用戶層面已經是最準的了,整個精準營銷的領域發展了三場變革,第一場變革是買位置,這個精準是對于媒體受眾群的分析,對于媒體定位的分析,對于媒體位置的分析,也是精準的,但是是群體精準;第二個精準的時代是買流量,買什么時段的流量,買什么性質的流量,從一個媒體拆成各種流量包;到了大數據營銷時代就是買用戶,我要給不同用戶在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不同的廣告,到了每一次訪問,每個用戶,每個終端的,這個已經是最小的交互單元了,精準的力度已經到了量子級別,未來會不會有變化不知道,到目前為止這是大數據精準營銷以用戶為精準的維度是最精準的。(廈門網絡公司文章來自百度新聞)
上一篇:互聯網語言服務迎資本風口
下一篇:美團點評引領互聯網+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