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機構缺席Fintech融資 銀行車庫創新應在體制外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6-07
廈門網站建設:過去一個季度,中國的金融科技(Fintech)融資總計達到24億美元(約158億元人民幣),接近該領域去年全年融資總額,并占一季度全球科技融資半數以上。
2016年一季度中國金融科技領域投資主要由陸金所、京東金融兩筆10億美元以上的融資組成。隨著4月螞蟻金服完成45億美元B輪融資,中國金融科技仍將在二季度保持較大份額。
花旗銀行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已走過關鍵節點,因為Fintech公司同時坐擁規模和創新。
銀行如何應對金融科技咄咄逼人的攻勢?借助外部“車庫”——這一硅谷創新模式或是一種方案。
“銀行業進行Fintech創新應成立獨立的組織,因為互聯網的文化和銀行是很不一樣的。”麥肯錫全球副董事合伙人周寧人表示,“比如考核上,不能以短期利潤或收入為導向,而要以估值、對銀行潛在品牌價值或對帶動銀行創新的貢獻為導向。”
“獨角獸”公司的游戲
統計數據表明,中美兩國占據了金融科技領域的主要融資額度。前25大融資案例中,加拿大、巴西、德國、澳大利亞均只有一例。
畢馬威和CB Insights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中國金融科技領域完成9筆融資,和去年上半年筆數相同,但融資金額大增,總計達24億美元。
具體來看,2016年一季度全球前25大金融科技融資中,有5項來自中國。前兩大為陸金所12.15億元的B輪融資、京東金融10.10億元融資;排名第五的為我來貸1.6億美元B輪融資;排名第8的短融網0.59億美元B輪融資;排名第21的保險電商平臺慧擇網0.31億美元B輪融資。
1月16日,京東金融融資66.5億元人民幣(約10.10億美元),此輪融資后,京東金融估值466.5億元,京東集團仍控制其多數股權。按照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的定義,凡是以數據和技術為核心驅動力,能為金融行業提供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公司,稱之為金融科技公司。
緊隨其后,1月18日,平安旗下的陸金所宣布完成12.16億美元融資,此次估值達185億美元。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說,這筆融資將用于支撐陸金所平臺本身、普惠金融部分和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的發展。2016年,陸金所要布局“O2O+跨境”。
融資額居第三位的美國健康保險公司Oscar Health Insurance,3月的C輪融資達4億美元,融資后估值27億美元。此外,機器人投資顧問公司Betterment也于3月獲得1億美元E輪融資,目前估值7億美元。
相比起來,美國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更會玩”。
一季度前25大金融科技投資中有16家美國公司,涉及行業包括保險(如Oscar Health Insurance、Justworks、Namely)、財富管理(如Betterment)、支付(如OLO、Aria Systems)、不動產(如Digital Asset Holdings)、借貸(如LendUp、Open Lending)等多個領域,甚至包括當下如火如荼的區塊鏈創業公司(如Digital Asset Holdings)。不過,這些公司的融資金額一般在千萬美元級別。
畢馬威表示,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在尋求在地區或全球有擴張潛力的公司。許多金融科技公司已在本國的監管框架內建立起來,因而不容易擴展到其他領域。投資者認識到了這一點,并正尋找一些可跨境擴展的金融科技公司或那些可輕易將自己的模式復制到不同國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銀行Fintech創新應在體制外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的原因,一是由于龐大的用戶基數;二是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特別是手機、上網等滲透率非常高;三是中國對傳統金融有著嚴格的監管,但對互聯網金融則比較寬容。”周寧人表示。
花旗銀行在一份有關金融科技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美歐雖然也有很高的移動互聯網滲透率,但美歐互聯網巨頭并不戰略性投資支付或金融領域,個人銀行系統也更為復雜。
此外,金融業本身的高利潤創造了試錯空間,中國銀行業的ROE仍高達15%-17%,國外的銀行業僅5%左右。
由于國內個人融資等金融需求得不到滿足,給互聯網金融創造了發展空間。歐美等金融市場相對發達成熟,所以其Fintech只能向技術上延伸。
金融科技相關的融資案例中,幾乎沒有傳統金融機構發起,均為互聯網機構發動。
周寧人表示,傳統銀行一直是反風險導向的。所以歐洲等銀行業成立了Fintech風投基金,獨立進行Fintech創新。
“銀行業進行Fintech創新應成立獨立的組織,因為互聯網的文化和銀行是很不一樣的。在組織架構上,要成立專門進行Fintech創新的組織,和原來的組織切割,從外部招聘跨界人才,必須直接匯報給高管層或創新總監;考核上,不能以利潤或收入為導向,而要以估值、對銀行潛在品牌價值或對帶動銀行創新貢獻為導向。另外,通過小規模試點創新項目,以敏捷的管理機制加速創新迭代。”周寧人認為。
“過去認為,數字化主要針對‘長尾’零售銀行客戶,實際上高凈值客戶群對數字化的要求更高。因為高凈值客戶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更高,時間更緊張,更可能需要24小時無縫銜接的服務。這跟我們過去認知存在一定的悖論。”周寧人表示,“我們調研西方的私人銀行,在2015年使用數字化工具用于客戶獲取、在線互動、投資咨詢等尚非常有限,但他們現在已大力投入,實現現場化,未來滲透率會大幅度上升,達到40%-50%。”
她認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繁榮程度已超過很多西方國家,尤其超過歐洲發展相對穩定的發達國家。雖然中國互聯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都非常好,但是中國Fintech的領先性和原創性還是不足,金融科技仍落后于西方市場。以區塊鏈為例,中國的區塊鏈發展仍在探索階段,但歐美等地區的區塊鏈已進入測試應用階段。
“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主要以前端業務模式為主,強調用戶體驗、App客戶群體開發以及產品創意本土化,尚未大規模延伸至Fintech的核心技術領域。目前互聯網金融正在經歷一場優勝劣汰的大洗牌,未來的趨勢是整合,大量中低端、沒有核心競爭優勢或規模優勢的平臺會破產,或者被兼并收購。”(廈門網站建設文章來自百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