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的角度討論:谷歌有沒有操縱搜索結果偏袒希拉里?
關鍵字:數據公司2016-06-12
廈門網絡公司:日前,一家名叫SourceFed的獨立媒體發布視頻指出,谷歌涉嫌操縱搜索結果,屏蔽對希拉里·克林頓搜索負面關鍵詞,以此在大選中支持希拉里。此消息一出,網友大呼“現實版《紙牌屋》”。
對此,谷歌方面否認了此事。
SourceFed是如何質疑的?
在這個被廣泛傳播的視頻中,SourceFed稱,當想查詢希拉里的黑歷史“hillary clinton crimes(希拉里犯罪)”時,鍵入前部分“hillary clinton cri”后,搜索框顯示出的自動聯想詞是:
從技術的角度討論:谷歌有沒有操縱搜索結果偏袒希拉里?
可見,谷歌的第二個和第三個選項指向了希拉里1994年提出的一個刑事改革法案,屬于正向的搜索結果。
然而,搜索結果主要基于網友對于關鍵詞的搜索次數,次數越多越可能成為自動聯想關鍵詞。比如,在必應搜索、雅虎搜索中,負面的聯想詞則要多些:
事實上,希拉里犯罪的事件本身更受關注,SourceFed查詢谷歌的統計數據顯示,相對于谷歌建議的關鍵詞,“希拉里犯罪”的搜索流量更高:
同時,關于希拉里被起訴的露事件也是廣大用戶關心的,但谷歌聯想詞并未推薦:
也作為對比,必應和雅虎的結果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谷歌搜索關于其他候選人的負面消息的搜索結果卻是和其他引擎比較一致的,比如對床破的搜索:
(民眾對床破種族主義的質疑)
由此,SourceFed稱,谷歌涉嫌操縱搜索結果,在特意保護希拉里的公眾形象。
而如果行為屬實,搜索引擎的這種做法有違道德,侵害了民眾的知情權。
谷歌否認:修改了關鍵詞提示,但未操縱搜索結果
面對此質疑,谷歌稱:
“谷歌的自動聯想功能并未偏向任何候選人,這些不實的質疑完全是因為對該功能工作模式的無知。自動聯想詞的生成基于多種因素,包括關鍵詞熱門程度等等。我們的系統會定期優化,用戶的活動也會發生變化,所以自動聯想詞會相應地發生變化。此外,當與人名聯系在一起時,我們的搜索引擎不會自動建議冒犯的或者毀謗的問題。
谷歌這樣的回應也招致了部分用戶的更多質疑,網友評論稱:
這就是說,我就是弄了你咬我啊?
調查:指責有以偏概全之嫌
昨天,谷歌公司資深的高級工程師Matt Cutts在推特上回應稱,這種指責是“低級錯誤”。Cutts指出,
SourceFed質疑的理由是使用谷歌搜索“hillary clinton in”自動聯想沒有出現“hillary clinton indictment”,輸入“hillary clinton cri”也沒有出現希拉里犯罪的搜索建議。但值得注意的是,事實上大部分用戶在搜索時鍵入的都是“hillary…”,而非全名“hillary clinton…”。當搜索“hillary in”時,就會出現“hillary indictment”的自動聯想。
小編實測:
與此同時,對于谷歌一方面也丑化床破的說法,也是非必然結果,上述舉例中,輸入的是“donald trump rac”,假若如前文一樣,只鍵入“donald trump ra”時,按照搜索結果顯示,谷歌也支持床破:
因為,用戶對“特朗普離婚期間強奸(rape)妻子”一事的關注也比“集會(rally)”要高。
而且,“donald trump rac”這個搜索調查案例還涉嫌人為導向,因為我們都知道,詞根是“rac-”的也就這個結果。
Cutts表示,媒體在發布這個視頻之前,并未事先聯系谷歌求證,并反問:為何不多做些調查再下定論?(廈門網絡公司文章來自百度新聞)
下一篇:搜索引擎操縱了你嗎?